沿着北回归线奔跑!2025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开赛
沿着北回归线奔跑!2025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开赛
沿着北回归线奔跑!2025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开赛
6月22日上午7时,6000余名(yúmíng)参赛选手从(cóng)云南墨江的太阳广场前奔涌而出(érchū)——2025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(以下简称“紫马”)正式开跑!
2025“紫马”以“紫韵双生 奔跑墨江”为主题,是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(mǎlāsōng)首次(shǒucì)办赛,分为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两个项目。
杨定宏和张开(zhāngkāi)琴分别获半程马拉松男、女子冠军。
在绵绵细雨中,终点线处迎来了(le)一个格外动人的瞬间:并肩奔跑的张开琴和朱(zhū)仁学(rénxué)夫妇,步伐坚定,一同越过终点线。朱仁学用手机直播,记录下了张开琴的跑马过程。
“拿到冠军我很开心,有他陪在身边,给了我很大动力。我们用直播的方式,记录下了这次经历,也让感兴趣(gǎnxìngqù)的跑友们了解(liǎojiě)到我们是怎样跑马拉松的。墨江(mòjiāng)是个特别的地方,观众们很热情,氛围非常好!”结束比赛后,张开琴夫妇(fūfù)打算去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品尝双胞胎水。
“特别”,是参赛选手提到“紫马”时用得最(zuì)多的形容词。
“紫马”因何而(ér)特别?
墨江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,北回归线穿城(chéng)而过,这里被誉为(bèiyùwéi)“双生之城”,双胞胎(shuāngbāotāi)出生比例达8.7‰,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.35倍。
紫色,在(zài)赛道全程随处可见,是(shì)赛事最亮眼的(de)视觉标签。起跑时,拱门旁边的大楼顶升起紫色彩烟;在4公里处的月亮广场,紫色赛道十分醒目。除此之外,还有紫色绿化带、紫色停车位、紫色参赛服......满眼的紫色,是“紫马”的专属(zhuānshǔ)浪漫。
“紫马”将赛道与北回归线的(de)天文(tiānwén)奇观结合,让赛道成为流动的文化长廊,选手们(men)在竞技中体验墨江文化。比赛前日正值夏至日,太阳(tàiyáng)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,参赛选手们在2-3公里(gōnglǐ)处穿越北回归线,在赛道1-2公里、4-5公里处沿着北回归线而跑,一起体验“追太阳”的乐趣。参赛选手王杰说:“在奔跑时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了北回归线,非常有仪式感(gǎn)。”
墨江作为“双胞之(zhī)家”,还将双生文化的独特(dútè)魅力融入“紫马”。本届比赛共有24对双胞胎选手参赛,赛道5公里处设有双胞井模型,赛道补给水为双胞胎井水。赛场(sàichǎng)外,双胞胎萌娃啦啦队(laladuì)、双胞胎演员、双胞胎吉祥物也让人目不暇接。
赛道(sàidào)全程设置多个氛围点,特色节目表演与(yǔ)活力啦啦队用最炽热的民俗风情、最动人的双生故事,为参赛选手打造奔跑盛宴。
来自昆明的李女士表示,“紫马”是她跑过的最独特的马拉松:“我不仅顺利完成了比赛,还(hái)通过这两天的活动,爱上(àishàng)了墨江这座城市。‘紫马’首次办赛就能(néng)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参赛体验,很棒!”
在马拉松比赛前后,墨江为参赛选手们(men)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。
在(zài)(zài)终点线之外(zhīwài),墨江人民用带着满满祝福的“黑粉”迎接参赛选手,将“黑粉”抹在选手脸上,这(zhè)便是“抹脸黑”。“抹脸黑”在墨江一带尤为盛行。按照习俗,人们用锅底灰、炭粉或特制植物颜料互相涂抹,被抹得越黑,意味着得到的祝福越多。
开赛前一天,从北回归线标志园的哈尼取火台到运动场,盛大的取火仪式、传火仪式和篝火晚会(wǎnhuì)让参赛选手们(men)深度体验了一次哈尼风情。
6月(yuè)21日-22日,在双龙烧烤城,“云南村烤”等待着每一位(yīwèi)参赛选手。在露天集市里,各种新鲜时蔬、肉类、特色凉拌等应有尽有,参赛选手们穿梭流连于摊位间,尽情挑选自己心仪(xīnyí)的食材,带到(dàidào)烧烤店内加工烤制,体验独特的“量贩式烧烤”。
夏至日当天下午,太阳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(de)哈尼(hāní)长街宴(yàn),游客们共享墨江的哈尼族特色美食,感受来自墨江人民的热情。长街宴将饮食、祭祀和人情世故融汇贯通,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、薪火相传的文化(wénhuà)习俗,在民族发展中源远流长。
参赛选手还可凭参赛号码布(bù)或电子凭证,免费游览墨江(mòjiāng)北回归线标志园、墨江文庙、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等景区。
墨江以(yǐ)“紫马”赛事(sàishì)举办为契机,精心布局文旅、美食、文创、娱乐等多元消费业态,丰富赛事周边产品,推动(tuīdòng)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。
当(dāng)最后(zuìhòu)一位参赛选手跨过终点线,墨江用它的热情包裹住每个疲惫的身影。走进墨江,跑一场(yīchǎng)“紫马”,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,在这里,每个人都是追光者。


6月22日上午7时,6000余名(yúmíng)参赛选手从(cóng)云南墨江的太阳广场前奔涌而出(érchū)——2025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(以下简称“紫马”)正式开跑!
2025“紫马”以“紫韵双生 奔跑墨江”为主题,是普洱墨江半程马拉松(mǎlāsōng)首次(shǒucì)办赛,分为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两个项目。


杨定宏和张开(zhāngkāi)琴分别获半程马拉松男、女子冠军。

在绵绵细雨中,终点线处迎来了(le)一个格外动人的瞬间:并肩奔跑的张开琴和朱(zhū)仁学(rénxué)夫妇,步伐坚定,一同越过终点线。朱仁学用手机直播,记录下了张开琴的跑马过程。
“拿到冠军我很开心,有他陪在身边,给了我很大动力。我们用直播的方式,记录下了这次经历,也让感兴趣(gǎnxìngqù)的跑友们了解(liǎojiě)到我们是怎样跑马拉松的。墨江(mòjiāng)是个特别的地方,观众们很热情,氛围非常好!”结束比赛后,张开琴夫妇(fūfù)打算去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品尝双胞胎水。
“特别”,是参赛选手提到“紫马”时用得最(zuì)多的形容词。
“紫马”因何而(ér)特别?
墨江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,北回归线穿城(chéng)而过,这里被誉为(bèiyùwéi)“双生之城”,双胞胎(shuāngbāotāi)出生比例达8.7‰,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.35倍。

紫色,在(zài)赛道全程随处可见,是(shì)赛事最亮眼的(de)视觉标签。起跑时,拱门旁边的大楼顶升起紫色彩烟;在4公里处的月亮广场,紫色赛道十分醒目。除此之外,还有紫色绿化带、紫色停车位、紫色参赛服......满眼的紫色,是“紫马”的专属(zhuānshǔ)浪漫。

“紫马”将赛道与北回归线的(de)天文(tiānwén)奇观结合,让赛道成为流动的文化长廊,选手们(men)在竞技中体验墨江文化。比赛前日正值夏至日,太阳(tàiyáng)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,参赛选手们在2-3公里(gōnglǐ)处穿越北回归线,在赛道1-2公里、4-5公里处沿着北回归线而跑,一起体验“追太阳”的乐趣。参赛选手王杰说:“在奔跑时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了北回归线,非常有仪式感(gǎn)。”


墨江作为“双胞之(zhī)家”,还将双生文化的独特(dútè)魅力融入“紫马”。本届比赛共有24对双胞胎选手参赛,赛道5公里处设有双胞井模型,赛道补给水为双胞胎井水。赛场(sàichǎng)外,双胞胎萌娃啦啦队(laladuì)、双胞胎演员、双胞胎吉祥物也让人目不暇接。
赛道(sàidào)全程设置多个氛围点,特色节目表演与(yǔ)活力啦啦队用最炽热的民俗风情、最动人的双生故事,为参赛选手打造奔跑盛宴。
来自昆明的李女士表示,“紫马”是她跑过的最独特的马拉松:“我不仅顺利完成了比赛,还(hái)通过这两天的活动,爱上(àishàng)了墨江这座城市。‘紫马’首次办赛就能(néng)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参赛体验,很棒!”
在马拉松比赛前后,墨江为参赛选手们(men)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。

在(zài)(zài)终点线之外(zhīwài),墨江人民用带着满满祝福的“黑粉”迎接参赛选手,将“黑粉”抹在选手脸上,这(zhè)便是“抹脸黑”。“抹脸黑”在墨江一带尤为盛行。按照习俗,人们用锅底灰、炭粉或特制植物颜料互相涂抹,被抹得越黑,意味着得到的祝福越多。



开赛前一天,从北回归线标志园的哈尼取火台到运动场,盛大的取火仪式、传火仪式和篝火晚会(wǎnhuì)让参赛选手们(men)深度体验了一次哈尼风情。
6月(yuè)21日-22日,在双龙烧烤城,“云南村烤”等待着每一位(yīwèi)参赛选手。在露天集市里,各种新鲜时蔬、肉类、特色凉拌等应有尽有,参赛选手们穿梭流连于摊位间,尽情挑选自己心仪(xīnyí)的食材,带到(dàidào)烧烤店内加工烤制,体验独特的“量贩式烧烤”。



夏至日当天下午,太阳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(de)哈尼(hāní)长街宴(yàn),游客们共享墨江的哈尼族特色美食,感受来自墨江人民的热情。长街宴将饮食、祭祀和人情世故融汇贯通,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、薪火相传的文化(wénhuà)习俗,在民族发展中源远流长。


参赛选手还可凭参赛号码布(bù)或电子凭证,免费游览墨江(mòjiāng)北回归线标志园、墨江文庙、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等景区。
墨江以(yǐ)“紫马”赛事(sàishì)举办为契机,精心布局文旅、美食、文创、娱乐等多元消费业态,丰富赛事周边产品,推动(tuīdòng)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。
当(dāng)最后(zuìhòu)一位参赛选手跨过终点线,墨江用它的热情包裹住每个疲惫的身影。走进墨江,跑一场(yīchǎng)“紫马”,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,在这里,每个人都是追光者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